云上速融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凤凰网财经 (ID:finance_ifeng),"公司研究院"出品,题图来自:AI 生成
近日,一则质疑撕开 AI 算力赛道的"乐观泡沫"。
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叫板市场,直言"中际旭创 2027 年净利润超 250 亿元"的预测站不住脚。
这声质疑让身处光模块赛道 C 位的中际旭创,一夜之间从"香饽饽"变成争议焦点。
作为近期最为火爆的算力基础设施环节,光模块行业正搭乘着全球 AI 投资扩张的强劲风口,一路狂飙突进。
新易盛、中际旭创、天孚通信凭借亮眼表现被称作"三剑客",更获"易中天"的趣味昵称。
而其中,中际旭创的热度堪称"顶流"。
今年 4 月 11 日,其股价还在 77.87 元 / 股徘徊,然而短短数月,便如同火箭般飙升至 369.99 元 / 股,涨幅高达 375.14%。
股价的凌厉走势背后,是市场对公司在光模块行业高景气周期中业绩增长潜力的强烈预期,也为此次业绩预测争议埋下了伏笔。
隔空互怼:"去买你的白酒吧云上速融,老登"
市场预期推升至极致,任何对核心假设的质疑,都可能引发行业观点的激烈碰撞。
凌鹏在质疑中明确表示,当前市场对中际旭创 2027 年净利润的乐观预测,主要建立在两大核心假设之上。
其一为产能投放,当前产能已就位,依据计划,到 2027 年相应的供给将得以形成,这一点基本已成定局。
其二,由于企业表态不降价,市场便直接以当前产能紧缺时期的利润率进行计算。目前中际旭创净利率约为 30%,经一番 Excel 表格运算,得出了 2027 年 250 亿元净利润的预测结果。
然而,凌鹏认为,这般预测过于理想化。当下产能处于紧缺状态,但无法确保几年后投产后产品不会降价。
凌鹏的质疑,迅速引发卖方机构的回应。
国盛证券分析师在朋友圈直接回怼"去买你的白酒去吧,老登"。其言辞之激烈,让人咋舌。
而在 9 月 7 日,国盛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团队发布了中际旭创 2025 年度半年报的最新点评。
云上速融
报告中,该团队进一步上调了中际旭创的盈利预测,预计 2025 —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 95.1 亿元、154.9 亿元、198.2 亿元,对应 PE 依次为 47.5 倍、29.2 倍、22.8 倍,维持"买入"评级。
尽管这一预测较市场热议的" 2027 年 250 亿元净利润"少了近 50 亿元,但在该分析师团队看来,随着 AI 集群向十万卡甚至百万卡升级,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量正不断提升,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,将充分享受行业的高度景气。
实际上,早在今年 4 月,国盛证券通信行业团队便对中际旭创的盈利能力展开分析与预测。彼时报告指出,预计公司 2025 —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81.8 亿元、105.5 亿元、125.1 亿元。短短五个月后,最新预测较此前已出现大幅上调。
或是受此次业绩预测争议影响,中际旭创昨日盘中股价一度大跌超 15%,最终收跌 9.09%。
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 39.33%,同比提升 6.19 个百分点;净利率为 28.69%,同比提升 6.40 个百分点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 41.5%,创下历史新高,这主要得益于新一代 1.6T 产品(毛利率超 40%)的批量交付和硅光技术渗透率的提升。
不过,亮眼数据背后也藏着一丝隐忧。上半年,中际旭创应收账款 63.45 亿元,同比增长 59.32%,相当于净利润的 1.2 倍。
应收账款增加的同时,中际旭创的存货也在攀升,2025 年上半年存货为 91.68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 48.61%。存货规模的大幅增加及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,占用了大量的资金,导致资金周转效率降低。
而且,光通信技术更新换代迅速,存货面临着跌价风险。2024 年,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高达 61.7 亿元,同比增长 43.8%,存货减值计提达 2.97 亿元,今年仅上半年,存货就计提了 3.08 亿元,这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
若不能有效平衡库存管理与供应保障之间的关系,中际旭创很可能陷入资金链紧张、盈利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。
此外,伴随着股价上涨,中际旭创的股东减持行为明显加快。
同花顺数据显示,2022 年,中际旭创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减持了 343.49 万股,减持金额约 9546 万元。
2023 年减持规模显著放大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根据公开数据,2023 年公司重要股东如原董事长王伟修、常务副总裁王晓东、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军、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晓丽等高管及重要股东累计减持金额高达 37 亿元,位居通信板块首位,占整个板块减持总额的近 30%。这一减持规模相当于公司 2023 年净利润的 167%。
今年,随着中际旭创股价不断创新高,常务副总裁王晓东进一步进行减持,2023 年时减持了 5699 万元,今年目前已经累计减持 1.55 亿元。
从减持时间节点来看,王晓东的几笔减持减值堪比"股神",减持完没多久,股价就开始下跌。
中际旭创股价暴涨背后,是市场对 AI 算力狂热的极致投射,也是资本与预期之间的激烈博弈。
中际旭创虽以日赚 2200 万的业绩站上风口,却也难掩应收账款高企、存货减值加剧的隐忧。高管精准减持、机构激烈互怼,更让这场资本盛宴多了几分现实层面的冷峻思考。
光模块的黄金时代仍在继续云上速融,但能否穿越周期、守住利润,才是对这家龙头企业的真正考验。
丰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