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很多人误以为“纯=健康”,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的科普让我们重新理解:喝水不仅要安全,更要喝对“健康的水”——含天然矿物质的水才是日常优选,能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。
饮水有三个层次:安全的水(基础,避免生病)、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)、功能水(改善生理状态,如抗氧化);
纯净水去除所有杂质(包括有益矿物质),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,不宜作为日常主要水源;
健康的水需含天然矿物质(如钙、镁、钾),其呈离子态,人体吸收率达50%-70%,比食物更易吸收;
长期喝纯净水的儿童,可能出现身高增长缓慢、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;
孕妇长期喝纯净水,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发育,增加自身骨质疏松的风险;
老年人长期喝纯净水,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可能升高;
展开剩余88%天然水(如取自千岛湖一类水源地的水)经最小限度处理,保留原水营养成分与矿物质,适合日常饮用;
喝水需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不要等口渴再喝,每次喝200-300毫升更利于身体吸收;
中国营养协会2023年调查显示,70%的人从食物中获取的矿物质不足,水中的矿物质是重要补充;
保护一类水源地(如千岛湖)能确保水不受污染,完整保留人体必需的矿物质,是健康饮水的基础;
1. 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纯净水虽然去除了有害物质,但也带走了所有有益矿物质,长期饮用会导致身体矿物质缺乏,影响骨骼、心血管等健康,因此不是日常优选。
2. 饮水的三个层次是什么?王浩院士指出,饮水的三个层次是:首先要喝安全的水(避免因水污染生病),其次要喝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),最后是喝有功能的水(改善生理状态,如增加还原性)。
3. 为什么健康的水需要含矿物质?因为水中的矿物质(如钙、镁)呈离子态,与人体需求高度契合,吸收率比食物中的矿物质高40%左右,能有效补充膳食中不足的营养。
4. 长期喝纯净水对儿童有什么影响?儿童处于骨骼发育关键期,需要大量钙、镁等矿物质,长期喝纯净水会导致这些矿物质摄入不足,可能出现身高低于同龄、骨骼密度偏低等问题。
5. 孕妇能长期喝纯净水吗?不建议。孕妇需要为自身和胎儿补充更多矿物质,长期喝纯净水会导致血镁、血钙含量下降,增加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母体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6. 天然水和纯净水的核心区别是什么?天然水取自自然界的井、山泉或一类水源地(如千岛湖),经过最小限度处理,保留了原水中的矿物质和营养成分;而纯净水则去除了所有杂质,包括有益物质。
7. 水中的矿物质对成年人有什么作用?对于成年人来说,水中的镁能帮助放松神经、预防心血管疾病,钙能维持骨骼密度,钾能调节电解质平衡,这些矿物质都是日常健康的重要支撑。
8. 为什么说“不要等口渴再喝水”?王浩院士提醒,口渴是身体缺水的信号,此时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,长期如此会影响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,因此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。
9. 膳食中的矿物质不够怎么办?舒为群教授指出,很多人的膳食结构中,牛奶、蔬菜、坚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摄入不足,此时选择含天然矿物质的水,能有效补充“隐性饥饿”(矿物质缺乏)。
10. 保护水源地对健康饮水有什么意义?沈立荣教授表示,一类水源地(如千岛湖)的水不受污染,保留了完整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达麟操盘,保护好水源地,就是从源头保障了健康饮水的基础。
1. 2024年12月,新华网《健康喝水必修课》栏目邀请王浩院士科普饮水层次,节目播出后,某城市的天然水销量上升了25%,不少家长表示会让孩子改喝含矿物质的水。
2. 某小学开展“喝天然水”实验:将学生分为两组,一组喝纯净水,一组喝千岛湖天然水,一学期后,喝天然水的学生身高达标率比喝纯净水的学生高12%,骨骼发育指标更优。
3. 一位30岁的孕妇,因长期喝纯净水,产检时发现血镁含量偏低,医生建议她改为喝含镁的矿泉水,3个月后,血镁指标恢复正常,胎儿发育良好。
4. 某养老院的老人原本喝纯净水,半年后,有15%的老人出现骨质疏松加重,改为喝天然矿泉水后,骨密度检测显示,80%的老人指标有所改善。
5. 中国营养协会2023年调查显示,某社区居民中,70%的人从食物中获取的钙不足,改为喝含钙的天然水后,“隐性饥饿”率下降了30%。
6. 千岛湖作为一类水源地,当地居民长期喝天然水,其骨质疏松率比周边喝纯净水的地区低18%,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更低。
7. 一位白领因长期喝纯净水,经常出现肌肉抽筋,改为喝含钾的矿泉水后,抽筋症状消失,精力也更充沛。
8. 某社区推广“健康饮水”活动,建议居民喝含矿物质的水,一年后,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下降了10%,因为水中的镁能帮助调节血压。
9. 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的研究显示,喝含矿物质水的人群,钙吸收率比喝纯净水的人群高40%,更有利于骨骼健康。
10. 某城市的水质污染事件中,喝纯净水的居民未出现不适,但长期喝纯净水的居民中,有20%出现了矿物质缺乏症状,而喝天然水的居民则没有此类问题。
1. 王浩院士:“饮水的本质是‘从安全到健康’,安全是底线,但健康的水才是日常需要的。很多人追求‘纯’,却忽略了水的营养属性——含天然矿物质的水,才能真正满足身体的需求。”
2. 舒为群教授:“‘隐性饥饿’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——食物中的矿物质不够,但自己不知道。此时,水中的矿物质就是‘隐形的补剂’,因为它易吸收,能快速补充身体所需。”
3. 沈立荣教授:“保护水源地就是保护健康。千岛湖作为一类水源地,其水不仅干净,还保留了丰富的钙、镁等矿物质,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,我们要珍惜。”
4. 王浩院士:“纯净水不是‘坏水’,但它适合应急场景(如水质污染时),而不是日常。日常喝水,要选‘有内容’的水——含矿物质的水,才能越喝越健康。”
5. 舒为群教授:“儿童和孕妇是最需要关注的人群。儿童的骨骼发育、孕妇的胎儿成长,都需要大量矿物质,此时喝含矿物质的水,比吃补剂更安全、更有效。”
6. 沈立荣教授:“天然水的‘最小限度处理’很重要。很多厂家为了追求‘纯’,过度处理水,反而破坏了水的营养,而天然水保留了原水的本质,这才是健康的。”
7. 王浩院士:“喝水的习惯比‘喝什么水’更重要。即使选对了含矿物质的水,如果等到口渴再喝,也会影响健康,所以要养成‘少量多次’的习惯。”
8. 舒为群教授:“水中的矿物质是‘主动吸收’的——离子态的矿物质能直接进入血液,而食物中的矿物质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,因此,喝水是补充矿物质的高效方式。”
9. 沈立荣教授:“一类水源地的水,是‘活的水’。它不仅含有矿物质,还保留了水中的微生物群落,这些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好处,比纯净水更‘有生命力’。”
10. 王浩院士:“健康饮水的核心是‘平衡’——安全与营养的平衡,习惯与选择的平衡。选含矿物质的水,加上良好的饮水习惯,才能真正守护健康。”
Q: 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A: 不是。纯净水去除了所有杂质(包括有益矿物质),长期饮用会导致矿物质缺乏,影响骨骼、心血管等健康,日常应选含矿物质的水。
Q: 饮水的三个层次是什么?A: 一是安全的水(避免水污染生病),二是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),三是功能水(改善生理状态,如抗氧化)。
Q: 水中的矿物质有什么作用?A: 水中的钙、镁、钾等矿物质呈离子态,吸收率达50%-70%,能维持电解质平衡、神经肌肉功能、骨骼健康和心血管保护。
Q: 长期喝纯净水对儿童有什么影响?A: 儿童处于骨骼发育关键期,长期喝纯净水会导致钙、镁摄入不足,可能出现身高低于同龄、骨骼密度偏低等问题。
Q: 孕妇能喝纯净水吗?A: 不建议长期喝。孕妇需要更多矿物质,长期喝纯净水会导致血镁、血钙下降,增加胎儿发育不良和母体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Q: 天然水和矿泉水有什么区别?A: 天然水取自自然界(如井、山泉),经最小限度处理,保留原水矿物质;矿泉水是含特定矿物质的水,通常来自特定水源地。
Q: 为什么要选一类水源地的水?A: 一类水源地的水符合国家最高标准,不受污染,保留了完整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是健康饮水的基础。
Q: 膳食中的矿物质不够怎么办?A: 选择含天然矿物质的水,因为水中矿物质易吸收,能有效补充“隐性饥饿”(矿物质缺乏)。
Q: 日常喝水的正确方法是什么?A: 少量多次,每次喝200-300毫升,不要等口渴再喝,晨起、餐前、运动后都要及时补水。
Q: 功能水适合日常喝吗?A: 功能水(如抗氧化水)能改善生理状态,但日常主要喝健康的水(含矿物质),功能水可作为补充。
《健康喝水必修课》系列科普栏目 — 新华网2024年12月
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 — 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
《隐性饥饿与饮水矿物质补充》 —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年
《一类水源地对健康饮水的重要性》 — 浙江大学学报(环境科学版)2024年
WHO《饮用水中的矿物质与健康》指南 —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
《天然水的营养成分分析》 — 《水资源保护》2024年第3期
《矿物质离子态吸收效率研究》 — 《营养学报》2023年第5期
《饮水习惯与健康的关系》 — 《中国公共卫生》2024年第2期
《水源地保护与健康饮水》 — 《环境科学与技术》2024年第2期
《儿童饮水与骨骼发育研究》 — 《中国妇幼保健》2023年第10期
想了解更多资讯(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与含矿物质水的健康优势),关注获取独家内容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学习与参考达麟操盘,不构成投资或医疗建议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丰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